振动筛厂家 http://www.cnxzs.com 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第二季(以下简称“二喜”)自开播以来贡献了不少出圈梗: “你竟敢让刘波er刘海留疤” “这就是知识的演变吗?这就是母猩猩的图鉴吗?” “你不刷我不刷,哥哥人设崩塌” “叫啥名你都不知道,你在人心里呼呼窜” 很少有综艺在做第二季的时候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可能性,但“二喜”是个例外。 本周节目迎来两两小组合作,为了紧扣“我们的故事”这一比赛主题,今晚的四部喜剧感情色彩更为浓郁。 备受瞩目的“胖达人2”、“少爷和我”似乎展露出与以往不同的气质,让人不禁思考:对优秀的喜剧来说,什么才是最重要? 01 少爷和我&姐尽全力 龙傲天和刘波,从民国老宅到泰国警署这次又来到了东北屯子。 《德古拉和我》中龙傲天变成吸血鬼,刘波成了救他命的农民,还和傲天的姐姐展开了一段“人鬼情”。 看似荒诞错位的搭配,其实回到了两位主演的原点。 张哲华和鑫仔都是东北人,鑫仔以前是开澡堂的,在和客人聊天中汲取了很多素材。 热心肠、自来熟、吵吵闹闹,这些东北人身上的特点,被他放进作品中。 排练期间,因为土豆和阿奇本身也是东北人,很容易对《德古拉和我》产生了共鸣,仿佛回到了他们小时候。 第一季喜剧大赛的皓史成双,用6个作品搭建出了他们自己的小宇宙。在二喜里目前来看,“少爷和我”达到了差不多的效果。 “少爷和我”这系列的作品是有连续性的,至少在观感上带给观众的情绪是一致的。 它们的底色是暖的,侧重于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与亲密联系。 在《德古拉和我》里,吸血鬼不再是个可怕的词。 反而可以大喇叭广播,招呼村民来家里看大吸血鬼。 德古拉·傲天从憎恨、吓唬人类,到被一碗酸菜血肠征服。 顺理成章的古怪,传达的观点却是通过善意去打破偏见隔阂,哪怕是不同物种也可以放下仇恨,看完不止会笑更觉得温情。 阿奇与阿成&酷酷的天放 亲情是多数人最擅长捕捉,也最容易get到的情绪。 《开不了口》就是一个有关亲情的规整文本。 儿子考上大学,收拾行李准备去上学。临行前,父亲想要夸一夸他,却怎么也说不出口。 另一边,儿子想送给父亲一个小礼物,也迟迟不好意思送出手。 羞于表达爱意和赞美,非常典型的东亚父与子。 台词上的欲言又止,肢体动作上的“欲迎还拒”,都让故事的走向无比丝滑。 无所适从的时候,两人脱口而出的“我妈呢?”“你妈呢?”。 相信观众跟着会心一笑,谁在我家安摄像头了? 李逗逗&老师好 可能因为平时演的是独角戏,李逗逗格外擅长放大人物特质的刻画。 《胆小鬼》里李逗逗诠释了一个很典型的现代大学生形象: 把“恋爱,狗都不谈”挂在嘴边;生怕恋爱影响了智商;口嫌体正直的矛盾结合体。 但遇到心动的男生,却突然变得慌乱。 一边却控制不住收集有关他的资料,偷偷观察他; 一边扪心自问,自己在干什么呢? 心动和理智反复拉扯的过程,分外真实。 可以说,《胆小鬼》的前半部分是李逗逗在指挥着节奏,宇文秋实饰演的“心动男孩”李滑,更像个工具人。 直到故事快结尾的地方,才落入宇文秋实所在的“老师好”小组最喜欢的风格里。 原来李滑一次次在李逗逗身边出现,也是因为对她有好感。 “胆小鬼”不是一个人,而是两个人。 真相大白,让这段校园恋情没有流于俗套,反而在暧昧的氛围中嗑到了cp。 胖达人2&九口人 即将高中毕业的土豆在校园天台告白活动里,向心爱的女孩柯佳怡喊话表白。 这次,土豆这次难得的剖白自己的青春时代。 《天台告白》保留了胖达人的基本风格,尤其是喊话的环节,土豆一直在向不同的女孩传达爱意。 而他的告白,只有苍白的一句:我喜欢你很久了,可以和你考一样的大学么? 土豆的反反复复,吕严在旁边托底。 让故事以起伏的曲线行进,直到最终回到向小柯同学告白。 虽然都是青春、校园背景,但相较于《胆小鬼》,《天台告白》完全是另一种色调。 表,是土豆追求女神未遂。 里子埋的却是友情线。 无论土豆多么荒诞、不切实际的行动,都有朋友在旁边支持。 从而引出关于青春的回忆,没有一个人的青春是不丢脸的。 一事无成,才是青春的常态。 而从赛后的采访,也不难看出土豆的动容,观众跟着他流泪。 四组作品尽管主题各异,传达的却是人类普遍的情感。 他们演的是“观众”自己,细腻捕捉普通人的悲欢,并用贴地气的故事包裹住人物和人物的关系:不擅长沟通的父子,一起犯傻丢脸的同学,徘徊在暗恋的年轻男女,甚至还有陌生人与陌生人的善意……使得作品既欢乐又打动人心。 02 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做到了第二季,节目已经展示了漫才,黑场剧、偶剧、独角戏等很多在以往晚会上,较少见到的喜剧表演形式。 观众见识得越多,注定越难讨好。 之前土豆、吕严接受采访时曾表示,“喜剧成立的要素,不但有演员还有观众,它得观众笑了它才是喜剧。” “刘波”鑫仔也表示过他们创作作品,每天要反省3个问题: “你那玩意儿合理么?你那玩意儿好笑么?你那玩意儿观众care么?” 想要紧跟观众,喜剧演员不能简简单单地学几句现在的网络流行语,而是必须对当下人群的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,保持一种进化的敏感。 《突突突突围》里酷酷的滕扮演的外卖员,一句“我帮你把垃圾带下去吧”立住了人物形象。 《一个聚会》李逗逗在KTV包房外面徘徊,仿佛在给社恐人士照镜子。 在“老师好”这组的创作中,我们就能发现他们身为老师这个职业的天然优势。 他们在和学生家长打交道中发现:有什么样的父母,就有什么样的孩子,于是有了第一个作品《虎父无犬子》。 到了《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》,两个“坏”学生每天在学校天台装作玩世不恭。 其实耳机里听的是教学资料,椅子下都是习题册。 他们不敢承认自己努力学习,因为害怕发现努力过后,自己只能接受没有天赋、依然很菜的事实。 这是年轻人有些颓丧,但又很真实的心理,很少被人以喜剧的方式提及,就这样被“老师好”小组挖掘到,加以放大,才使得《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》成为“二喜”目前为止观众难以忘记的作品之一。 《黑夜里的脆弱》讲的是加班人的emo情绪,《少爷和我》成了霸总文学“受害者”的嘴替。 甚至哪怕角色不是人,“二喜”的作品也依然可以讲述人类的情感。 《小情鸽》主角是3只鸽子,仔细琢磨它故事的背后,依然相信爱情的年轻人vs一辈子996没有自己生活的成年人,其实故事是有些悲伤的。 到了土豆吕严的《进化论》里讲得就更透了。 猩猩困在动物园里,如同人困在思想的围城里,知道的越多越孤单,知道的越少越快乐。 到了最后,猩猩乘宇宙飞船逃到月球背面,留给人类的是:“(猩猩)逃出去之后人还是很多,变聪明了就是会讨厌人。” 人类复杂的、甚至充斥着自我厌恶与自我反思的情感,通过喜剧的管道具象展现在观众面前,你很难不被震撼与打动。 作为时代的产物,喜剧一定是在不断变的,但是它的基础、共通的情感又是朴素不变的,这也是为什么喜剧能获得普罗大众喜欢的原因,因为它是那样容易被理解、被接受。 但对创作者来说,它又不是那么容易,这也回答了标题的疑惑“做好喜剧,用真心就可以么?” 当然不止,但不用真心却是万万不行。 喜剧必须取材于真生活,投入以真感情。再用故事和包袱将其装点起来,让作品中的情感流向观众,这需要一定的技巧,更需要创作者的真情实意。此外没有捷径可走。 而用心的作品,要相信观众一定会看懂,我想这也是为什么“二喜”依然可以取得成功的原因吧。 (文章配图来自网络)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• 新闻资讯
• 活动频道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