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城约会 核心观点: 本文从“稳市场主体稳就业”这一政策思路出发,探讨政策支持小微主体和平台经济必要性和潜在效果。小微主体承载了全社会用工的59.6%,政策聚焦支持小微主体现金流。政策力度可观,但政策覆盖率或较为有限。保持小微主体就业承载力的核心在于恢复正常生产经营。同时,我们发现,平台经济创造灵活用工的机会在千万量级。政策表态积极有助于平台经济拓展业务,创造灵活用工,缓解就业市场压力。长远看,平台经济保持就业承载力需要稳定的政策环境。 总结而言,短期稳主体政策将有效支撑稳就业,而提振长期就业承载力仍需固本培元。 就业压力加大,政策聚焦稳主体稳就业 相较于经济形势的“偏弱”态势,就业形势已经可以称之为“严峻”。为促进就业转好,政策将如何发力?我们认为,政策或将以小微主体和平台经济为抓手,聚焦“稳市场主体”来推进“稳就业”目标的实现。这一政策思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常会中均有体现。 小微主体:三管齐下,从输血到造血 从两次经济普查数据来看,小微主体承载了全社会用工人数的59.6%,且就业承载力相对2013年明显上抬。但近期小微主体的经营压力日益增强,现金流趋紧的比例大幅增加,且涉疫地区的小微主体经营表现相对更弱。生存压力明显增强,导致小微主体就业承载力边际下降。 为了缓解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压力,政策从三个方向同时发力,支持小企业渡过难关。一是留抵退税为代表的组合式减税降费。4 月留抵退税小微主体受益显著,受益金额占总金额的52.3%。 二是支小信贷与配套的再贷款。523 国常会提出“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”,或助力支小信贷进一步发力。三是失业保险基金支出。今年一季度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发力不及去年四季度,而政策已经规划了包含失业保险费用缓缴、加大稳岗返还力度、落实一次性扩岗留岗补贴等方向,有望在近期发力。 从企业的视角来看,当前政策如同一剂“强心针”,或能缓解部分小微主体现金流压力。但更多的尾部小微主体或难享受相关优惠政策,仍存在较强的退出风险。在当前政策框架下,提升小微主体就业承载力的根本方法在于尽早扑灭疫情,推动无疫地区的复工复产。 平台经济:放水养鱼,拉动灵活用工 平台经济同时创造着“新中产”和“灵活用工”。平台企业员工人数增长迅猛;而“灵活用工” 的规模,保守估计,单一职业对应的用工机会在百万级,整体创造的用工机会在千万级。 伴随反垄断监管落地,平台经济在监管引导下开始转型,资本市场对平台经济信心有所转弱,平台经济创造“新中产”的能力开始下降。同时,伴随部分业务市占率的下降,平台经济对灵活用工的带动能力也在趋弱。 4 月政治局会议释放关键信号,提出“实施常态化监管”。梳理过去一年半的监管政策,各主要问题都已有基石性政策予以应对,监管转向常态化已具备基本条件。但仍有部分文件处于征求意见状态,出台仍需时日。 平台经济竞争模式已然转型,快速创造“新中产”的时代已经过去。但同时,政策表态持续积极,或有助于发挥平台经济创造灵活用工岗位的优势,缓解劳动力市场的拥挤状况,缓冲失业风险造成的衍生社会风险。 风险提示 后续政策力度不及预期。 (文章来源:长江证券) 文章来源:长江证券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• 新闻资讯
• 活动频道
更多